【卫聂】给《捭阖本纪》的一篇万字长评(^▽^)

TIN:

*追文时对作者吹下写长长长评的牛,还是要还的


*有安利倾向,但全文都是剧透(/。\)


*利益相关,插图作者,但文评草案其实写在捭阖新本邀图之前


*配一点本图之外的陈年旧图应该没什么问题叭







给《捭阖本纪》的一篇万字长评(^▽^)






横贯四方,纵剑天下




这是捭阖两部在我心中的模样。


捭阖一是武侠跨学院,一个老师两个学生三年模拟绝命高考(误),写得利落飞扬;捭阖二是武侠跨历史,横纵轴随统一兼并战在七国土地加速绵延,写得铿锵厚重。其实两部基调挺不同的,但时间的延续性,文风的熟悉感,承接的逻辑性,又使两部有着精彩无憾的统一感。


毫无疑问第二部更难写,跨越十五年的历史,三部原作的信息,捭阖第一部的埋梗,角色的可能性,同人的合理性——制约颇多,写它几乎是戴着镣铐和锁链,在满是荆棘的空间里舞剑,难,所以格外有精神力。




捭阖并进,终始其义




 一部的内容可以用三年时间线性划分;二部脉络则更复杂,个人以方便重读和理解的方式,将第二部分为前中后三篇:


前篇:横之章、纵之章、纵横之章(一到二十四回)


承接第一部,卫聂双线交错并进,篇尾纵横合流,章回对称,强迫症友好。


卫庄自庙堂而下,回韩报仇、回朝堂、取鲨齿、建流沙一条龙;盖聂自沙场而上,经平坦城野之战、试剑大会、入山鬼、取青铜卷轴。漳水之战惊艳再会,两人联手合纵坑老秦,尽显纵横风采和纵横式调情(误)。


前篇二人离谷不过一二年,一腔热血还曾寄托于名臣良将之上。韩非之于卫庄,李牧之于盖聂,是敬仰之人,必救之人,更是存国希望。而卫庄自我定位清晰,韩非死后,其志不移——“麋鹿虽弱,犹能复仇”,从最初的布局开始便留尽了破国之后路。


题外,”巨蚺吞鹿,鹿角破其腹“这个故事,卫庄前后讲过两遍,一遍给韩非,一遍给韩成。第一遍是卫世子真情实感自比麋鹿之角,为存韩而拼;第二遍是鬼谷子预言秦吞六国后韩成犹可再起,为复韩而拼。且不论忽悠人不带换梗这件事,卫庄所谓“亲眼所见”的云梦巨蚺,在第一部里可不是鹿角戳死的,是卫庄本人用包着金衣的铜弹子打死的——纵横家的嘴皮子啧。


“庄不才,愿为麋鹿之角。”


“庄不才,愿为铜弹子。” (师父掀桌.jpg)


**************************************




中篇:局之章、破之章、殇之章(二十五到五十三回)


这三字同样是中篇核心:布局、破局、国殇。


秦破韩、再破赵;李牧司马尚入局,一死一疯。卫庄布局,联猗顿,灭阚伯,取信于公子负刍;盖聂破局,揭芈启,杀郭开,阻秦王坑杀连坐。


此篇韩破赵亡,两人走向再起变化。对比韩非死后卫庄虽恨犹坚定己路的态度,李牧之死对于盖聂当真信念一击,而后破城种种,最终盖聂阴差阳错走上入秦道路。


此时纵横出山已五年有余,终已看透天下之大势不是名臣良将可挽,道路却又截然不同:卫庄入楚,盖聂入秦。卫庄选择乱世,盖聂选择治世。


一个层层布局,意在局势风生水起;一个屡屡破局,志在天下四海清平。令人玩味的是卫庄始终站定的复韩立场和盖聂超脱世人的历史走位,在后篇为两人赢得“忠臣良将卫世子,阴险小人盖剑圣”这飞向天际的江湖评价,这是大胆戏谑却又令人拍案叫绝的行文走向。


中篇也是三篇之中最为残酷的一篇,几乎每个人都在阴谋算计的诡流中挣扎。邯郸破城前后,义士死,良将殁,战内鬼,杀佞臣,笔锋更是大气苍凉。而在韩赵国破紧凑的时间差内插入了卫聂二次联手和纵横二次调情(误),一解沉重压抑之气。流沙逃亡路上两人的互相棺住和友好互评(流沙众人腹诽max);破三途血牢阵时心有灵犀的默契合力;还有橘子,下在布局图上用到不够、甜到迷之误解三闾大夫写作目的、被盖聂塞在袖子做纪念品的橘子,时局变换却从未变过的感情,像枳一般苦过,却也像橘一般甜到心里。


**************************************




后篇:聚散之章、虚实之章、兴亡之章(五十四到七十七回)


这一篇,荆轲刺秦、昌平君反,秦楚之战,流沙散而聚,剑圣救幼子。接下来就可以无缝衔接秦时第一部盖聂携天明出逃的剧情了。


这是很有趣的一篇——非常难得地从合理的角度,圆上了秦时本篇中一些扑朔迷离的设定,包括妃雪阁的后台、燕丹的假死,荆轲死于挚友盖聂剑下,天明被预言是亡秦关键、李斯找卫庄“我得到那个孩子你得到盖聂“这些陈年奇梗。


后篇时间跨度最大(更文时间也跨度最大=0=),距纵横出山更有十余年之久,成长道路早已成形,且义无反顾。此时的两人,在频繁历史事件中被写在了难能可贵的位置,没有喧宾夺主,却在权谋与巧合并进的流向中提供了绝佳视角,留下的是历史角度下恰好的侠义传奇。尤其荆轲刺秦这一段,可对比版本颇多,本篇中发挥却稳得很。燕丹的多重算计,卫庄的巧妙介入,丽姬的合理位置,还有荆卿的flag(荆轲:等等为什么我看起来不太一样),都在前文,乃至于捭阖第一部,埋下过种种铺陈,此时一应连起,百感交集。刺秦前后的卫聂视角,勾勒出的不仅仅是纵横与荆轲三人,更是生动的战末众生群像。


个人最爱,是聚散虚实之章“昌平君反”这一段前后的剧情,纵横之间的联手与较量,对话与反思,夹杂在其中立场与情义的火花,都令人不忍释卷。铺梗爆梗一路手法娴熟,单拿出来就是一部历史悬疑武侠一体的绝赞中篇。


唯一遗憾,兴亡之章起两人虽有思念却未再碰面。最后一次见面,红豆为证、鸣剑为誓(大雾),第一部达成的双向暗恋的在第二部升华为——挑明了的双向暗恋,这柏拉图玩得也是可以。不过虽然师鸽咕咕咕了小庄三年三年又三年,我却信小庄一言九鼎的“师鸽,下一次见面,只怕便是纵横决战之时“,那可不就是秦时正篇机关城之战的天雷勾地火了。


**************************************


一意两全的盖聂,一石二鸟的卫庄




卫聂二人的心性特质,早在捭阖第一部连载之始,就给出了明确暗示。


 师兄弟初次一起下山前,神棍如老鬼谷子就以“天地不仁,方为大仁”提醒盖聂,笃定以盖聂的助人之心,端不会对炎凉世态视而不见,迟早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而后便有了盖聂面对难民时首次尝到的两难滋味。


天地不仁,他知道;以万物为刍狗,他做不到。




荆轲可为眼前大义,放弃长远大局。


卫庄可为谋算天下,舍弃他人性命。


盖聂呢,一意两全。




玄虎试炼,杀一救一大局已定,他却两个都要救。


纵横决战,一死一生历届门规,他却两命都要留。


郭开府上,他深陷危境,却不忍放下友人尸骨。


邯郸城陷,他才历九死,却再次犯险解救赵民。


咸阳殿前,他步步周折,既要护秦王无事,又要保荆轲不死。


大荒阵中,他身中蛊术,既要擒芈启破阵,又要分心救孤女。


不过以上两难之境,除了玄虎之试和荆轲之死,盖聂几乎都做到了两全。哪怕玄虎与荆轲之局,盖聂的解法仍然可行,却败在不可控变数。


知可为而为——这个看似天然而执拗的青年,偏偏心思透亮,想出了许多绝地逢生,切实可行的办法。只是极尽布局破局,所求之事仍有成有败,卫庄看待这些往往潇洒,盖聂却常常归因自己,多有憾恨。


卫庄回忆玄虎局时,一针见血地评价盖聂“你之所以事后纠结反复,不能自拔,皆因你认为你的布局并没有错;倘若自身变得更强一些,或轻功更高,或剑法更利,便不会败得如此干脆。师哥,你是个聪明人。可惜,事事不能尽如人意”。


而陈城离别时,直面卫庄的疑问,盖聂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但盖聂既非天地,也非圣人,何必循着他们的道?我所行之道,只因敬人,爱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于我而言,不过心之所向,无可悔改。”这里已几近尾声,却又难得地呼应了、且回应了第一部老鬼谷子对于盖聂的提点。




盖聂的本心,从头到尾没有改变。


对世人,是捭阖二的“心之所向,无可悔改”。


对小庄,是捭阖一的“此心已与,无可悔也”。


何其相似。


**************************************




盖聂把天下看做众生,卫庄却把天下看做棋局。


棋子不愿乖乖听从掌握,对他而言,是变数,那便享受变数带来的趣味。


卫世子这个天命卓绝的强迫症(误),还特别喜欢摆一些一局计谋达到多重目的的玄奥棋谱。盖聂评价卫庄“ 他的用意往往比常人能想到的要还要缜密、深远得多;倘若常人用一颗石子打中一只鸟,那么卫庄非要打下两只、三只才罢休”。卫庄的深谋远虑也确实效果显著——流沙人丁兴旺,产业富庶,棋到用时早已备在手边,毋须慌乱,何其优雅。


早在捭阖一,老鬼谷子一局除嫪毐,牵连吕相,顺势测试鬼谷课业的手法显露之后,少年卫庄就眼射精光,满是对这种高明手法的憧憬。然后没过多久大梁城喝酒套话,连带着抛了荆轲泄个愤,困住师哥吃个豆腐,把夜闯玲珑居的任务一个人做了,顺势收回两属下的忠心。


到了捭阖二,这种一石二鸟的追求更是活灵活现地运用在他环环相扣的绵密布局之中,甚至变本加厉,达到或一石二三四五鸟,或干脆一网打尽的境界。


数数聚散虚实之章,卫庄一个连环局达成的效果:避开了秘术在人前的发作时机;砍了废物质子的手指;破了升级版天问剑法,立了鬼谷剑术之威;结交了田氏兄弟;掀了蚩尤大荒阵,除了政敌巫申;顺手阴死县令,离间了秦王与昌平君;把昌平君耍到怀疑人生,最后还不得不与他合作;此外,还完美约会了师哥,计划外地得到了神农草果实。


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盖聂一心一意,求得却是双全:要治世,也要眼前之人太平。


卫庄一石二鸟,求得却是唯一:要乱世,而棋子如何,与他何干。


执着如此的卫庄,当他发现自己有着与唯一目的不同的渴望,这渴望竟还能埋而复生时,竟难得地无奈与无措——这渴望就是对盖聂的感情。


所以鬼谷修学时他发了疯的一次又一次抑制自己情感,第一次陈城离别前他被毒蛇咬了似的甩开盖聂握住他的手。


这心结周而复始,老鬼谷子曾教他“且不闻鲧和禹,堙和导之别”。


结果呢,盖聂最后也没学会对天下世人“视万物为刍狗”,卫庄最后也没学会对自身情感“堙导之别”。(师父掀桌.jpg)




捭阖一的”又有那一粒何其有幸,恰好入了你的眼”。


捭阖二的“但世间真正能让我看入眼的,却仅有一个。”


纵使一石三鸟的越发熟练,卫庄的这份情感,却如同盖聂的固执一般,不曾改变。




PS二部剧情有一个趣味细节,“得一珠一璧者得天下”。剧情之下,盖聂得和氏璧(虽然后面为了救人又献出去了囧)而卫庄得随侯珠。盖聂温润通透,自有清劲傲骨,恰如阳光下脉络绵长的荆山玉,连司马尚都曾腹诽其“分明是被人随手乱丢的和氏璧”。卫庄神采飞扬,越在逆境越能见其思维清晰,手段凌厉,更似黑夜中熠熠生辉的夜明珠。卫聂联手,珠联璧合,阴阳流转,意象感人,我心甚HIGH -_,-





剑与江湖




捭阖难得之处,在于剧情、核心人物、CP互动三方面精彩之外,以足够的严谨和耐心打磨了许多同人往往不甚关注的细节,因此多有出乎预料的惊喜。 


比如武侠格局,比如历史风貌。


 


两部构建出的武侠体系堪称扎实:战斗力有明确上下限;角色性格心境与武学突破有合理联系;不同场合、角色、道具限制下角色的武戏能写出花儿来,尤其带有战国地域特色的武术设定,是对武侠与历史两方面的尊重。


卫聂二人的武学成长,有外部和内部两个判断体系。


 


“十剑三巫”,是顶层武力的排位与设定,更是判断相对武力与武学传承的外部标杆。


老鬼谷子、荆轲之外的上层剑客,着墨并不多,但小越女断剑立誓的决绝,胜七刚猛直爽的豪气,冯甲做贼心虚的恐惧,昭兰死缠烂打的脸皮,还有剑圣拉扯不下的架子,带来的是多元化江湖中不同层次的武侠气息。


而对十剑三巫的描写,之于卫聂剑术风格,是有力参照物;之于卫聂感情,是强力催化剂;之于武侠格局塑造,更是在第一部不出鬼谷的情况下,通过武学特色与地域、势力的联系,把视野直接扩大到了七国,为波澜壮阔的第二部许多重要人物、重要细节埋下许多有用的线索——


昭兰的武学带出鲁句践。


小越女一脉带出夏启。


楚越武学渊源结合历史设定,成为盖聂揭开军中内鬼的重要线索之一。


三巫的线带出白凤的鸟语能力,带出第二部剑对巫的与众不同的两战,甚至铺陈了秦王对鬼神之术的兴趣。


胜七是衡量盖聂剑法进步的有力参照,少年盖聂和成年盖聂在一二部两次对战胜七——初战靠战术,再战靠实力。


老剑圣与天问剑法一线,则成就了捭阖第二部中两人武力升级最重要的两战:盖聂对战孟襄,卫庄对战老瞎子。


**************************************


与外部标杆“十剑三巫及其后人”相对的,是鬼谷武学成长的内部标准,“人地天道自然”四重境界。


克己,是地之境的门槛。


不测,是天之境的门槛。




卫庄在内力上比盖聂早一步入地之境,不仅仅是作为正统继承人修炼鬼谷秘术使然,更有其在求学时代早早尝试过的,在感情上努力挖坑,而后不得不面对的“克己”经验加成——他毕竟比较早熟么。


盖聂在剑术上比卫庄早一步入天之境,也不仅仅是因为剑术天赋与沙场磨练,更是因为比起卫庄的全局操盘,盖聂心之所向,见招拆招,反是更加“不测”,终是在与孟襄一战时临阵悟剑,棋高一着。


这与他们的性格和走势都契合。




后篇结束前,个人推断两人剑术均在天之境,内力则至少在地之境,卫庄内力高于盖聂,但是之后的成长又不好说。分别前盖聂一番话中“发自本心的自然”,隐隐透露出以盖聂的天然心性及其与阴阳术的渊源,可能会使他之后在领悟中更早窥得自然之境。这里暗示很是巧妙,无论结果与否,写法上延续着两人在各自的成长中相互提点,交替追赶的对称结构。




同是鬼谷武学,还有甚多趣味十足的对称式设定和小细节:剑法之外,盖聂更擅拳脚而卫庄更擅暗器;控鹤掌收物,铜弹子放血;同一种轻功,视觉效果上卫庄是“缩地”而盖聂是“化雾”;对付三途血牢阵,盖聂劈木头而卫庄踹油锅,此类例子颇多,个性突出的同时,CP感厚积薄发,渗透在各个细微之处。


**************************************




卫聂在鬼谷所受的教育,使两人早早就自然地将策略、兵法、战术本身融入剑诀之中——不拘泥于剑术本身,这是鬼谷剑术给江湖带来的一份清爽辛辣的别样朝气。


比如,说绊腿就绊腿,不需入流自觉:


美其名曰“蓬间黄雀”,少年卫庄与荆轲巷战时发明的这招太好用,乃至于彼时腹诽“实在是太流氓了”的少年盖聂,在车轮战十剑时,都灵光一现复刻此招。


比如,说换招就换招,不需派别坚持:


前有卫庄换纵剑术晃眼荆轲;后有盖聂换横剑术逼芈启跳崖水战——怎么说也算是三年之约的决战死敌,用起对方的剑术倒是从来无甚心理障碍。


不仅换招甚至还骚操作换走位:一部对抗箭阵互相策应,二部对抗昌平君和巫申时,在混战最激烈的瞬间交换对手,彼此互助打破僵局。


比如,说狼狈就狼狈,不需侠客风姿:


所以就有了为试招鲁句践在地上滚来滚去的盖聂,有了为了躲罗网追杀躺在棺材里装死的卫庄。


比如,说诈敌就诈敌,不需顶尖傲气:


盖聂对孟襄,卫庄对老瞎子,盖聂以断手之诈,卫庄以换手之诈,挽取生机。孟襄与老瞎子的天问剑法强在剑术,而纵横二人赢在剑术高超的同时战术绝伦。


以上几点都不算好写,写不好就是丢了鬼谷风度,可偏偏这几场于情于理于气节,纵横二人都占尽优势,以兵法悟剑,以纵横悟道,少了的是剑客的架子和陈规,多的是实用而精彩的破剑之术。即使拿剑砍人么,纵横家依然是纵横家,grandpa is still grandpa。


**************************************




而第二部中无视战术,最纯粹畅快的剑决,反而藏在最虐心的剧情之中。


咸阳殿前,盖聂对荆轲。


 


荆轲是真正的江湖人,也承担了捭阖绝大部分的江湖味道。


帮派贼窟,勾栏赌坊,对酒当歌,鲜衣怒马。


用剑劫富济贫,用剑杀人救人,也用剑烤鸡。


面对天下局势,他看得开,却看不远。他江湖式的解决方式,于他轰轰烈烈,无憾此生,也注定了早早铺好有去无回的刺客之路。


昔年,少年卫聂与他不打不相识,在酒肆里畅饮高歌。而今,卫庄以美酒掷他,远歌《湛露》相送;盖聂陪他饮下美酒,话别年少之诺。荆轲的戏剧般的人生,令人扼腕唏嘘,但首尾相应的完整剧情,却做到了令读者再无遗憾。


对战最纯粹的剑客,这是“盖聂对十剑”这条线真正的终结,也是对少年时代江湖记忆的告别。




 “荆轲自创的惊天十八剑,出招洒脱多变,剑意绵绵不绝,如他这个人一般充满了生机和力量。这种力量在盖聂看来,比剑圣奇诡的招式、比胜七强大的力量更能给他淋漓痛快的感觉,仿佛抓到了最初向往剑术、求索剑道的那股纯粹。”


这是荆轲的剑打动我的地方,亦是捭阖格外动人之处:


这江湖熙熙攘攘,也总有与卫聂格局不同,却同样精彩的剑客,有他自己的追求与人生,有他自己的超脱与短见,有他自己的生机与力量。


**************************************




众生相与风物志




荆轲之外,捭阖中仍有大量有史可循的角色,刻画与演绎皆为可观。


着墨较多,塑造出彩的有李牧、司马尚、韩非、张良、昌平君;书写精炼,解释独到的有嬴政、负刍、燕丹、赵嘉、韩成、李斯、赵高、王翦、郭开、高渐离、夏无且;略有提及或惊鸿一瞥的,有李信、蒙恬、姚贾、李左车、赵葱、项燕、项梁、少羽、胡亥、田氏兄弟等等。捭阖对历史角色的刻画把握有度,亦不浪费发散空间,可以说处理得十分舒服,但学史浅薄如我不敢妄作长篇高论,仅在角色塑造的方面忍不住感叹一句,昌平君,写得也太带感了吧?!


 


而捭阖之中,除去帝王将相,豪侠名士,更是演绎出史书无暇提及的浮世众生,既有人情悲欢之细腻,亦有世态苍茫之大气。


横占地盘冻死街头的小乞丐,酒肆中爽直暴躁的平民,残疾退伍只能以滑稽戏糊口的老兵,卷入政治纷争横死池中的侍女,见财起意却又存有感恩之心的盗贼,集市中收摊晚归哼着越人歌的少女,许多这样平凡却细腻的角色,组成的是战末秦初芸芸众生之卷。




第二部中有长线描写的小人物,卫庄线有流沙众人,盖聂线有同伍兄弟。


赤练和白凤的塑造,写出了少年执拗,更写出了傲骨,成长变化有迹可循,吐槽功力出神入化,可爱到令人一扫二部高压剧情带来的阴霾;墨麒麟,虽还未到承得起杀手身份的年龄,但难得在从魑魅线写起,串起其出世与成长;而苍狼王,进入故事的方式完整又颇为意外,是纵横两线交融之处的细节闪光点。


无字辈众人,除无双之外皆是捭阖原创,是赤白墨成长担当之前,作为流沙砥柱的一群杀手。尤其无咎与无恤,虽是几乎无缘主剧情推动的角色,却有着独到刻画。就卫庄保留盖聂城上一矢箭簇之事,无恤、无咎与白凤曾打赌原因,无恤想到的是报仇,无咎想到的是流沙产业,白凤想到的是自我磨练,这里很有意思——难忘母仇的无恤最终为了保护流沙中的母亲角色魅姨而死,忠于流沙的无咎为守护流沙基业被卫庄赐“义士”而死,白凤则作为不断磨练技能的杀手活了下来,这藏在剧情之下的求仁得仁,格外爽利。




与杀手的一生相比,伴随盖聂勉强入伍的几位新兵,等待他们是乱世之中更为平凡的活法。他们选择或被迫选择,见证了赵国内部分裂,也卷入历史洪流中各有所求。他们是厨子、残疾花匠、戍卫,他们也是细作、耳目、殉道者。惊艳于作者的诚意,原以为只是为了衬托青年盖聂随手安排的几个小人物,竟然在捭阖的剧情碎片中看到了他们的抉择与完整的一生。


“……不过就是一个国破家亡的小卒罢了。”当盖聂在李信帐下再见“葛大”之戟时,他这样形容曾经的一戟破阵的自己。这一段在全文中已经接近尾声,看起来难免有所感怀。曾经在李牧帐下有这么一伍不起眼的新兵卒子,几乎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过他们的过去与未来,他们是牛二、阿吉、老胡,还有,葛大。


**************************************




捭阖是众生相,亦是风物志。 


小到不同阶层的衣食住行,大到战国各地山川地理、作物矿物、习俗风气,皆有感受到作者用心考证和巧妙入梗,因此各个场景临场感十足。光说吃的,北有枣、栗、牛蹄筋、烤羊、豆苗、荞麦饼,南有橘子、新鲜蒸鱼、稻米饭、酒浸荇菜、薇菜笋丝汤;朴素点有煮豆子黍米,华丽点有脍炙,讲究点配着点西凤酒烈云烧,自在点还有残虹烤山鸡……我就(ˉ﹃ˉ),咳咳。




横向门类写得丰富,纵向信息亦不含糊。


以鲨齿剑的为例:捭阖介绍其由来,从秦武王夺韩宜阳、武遂写起,一则写宜阳铁山之利,一则引入活人祭炉铸神剑的民间传说,顺便把秦时徐夫子一脉和欧冶子联系一下抬高段位,更重要是以“武王举鼎而死”作为其“妖剑传说”第一个不祥的重磅活例。这个例子举得十分精巧,“世间却多了一种诡异的传闻,说武王并不是举不起雍州鼎,而是在举鼎时见到了那些祭剑孩童的生魂”——人为祭剑之利,鼎为祭天之器,天道人道,祭祀通灵,因此就不难解释武王举鼎时见到祭剑亡魂而失魄了。以此野史演绎出鲨齿剑背后秘闻,则赋予了鲨齿剑不可替代的 “妖”气。同是为关键道具赋予历史信息,个人来讲这比 “为了暗杀什么将军,什么大侠亮出了什么信物,引得群雄四起秘密杀之”这样的套路有趣多了。




而捭阖带来的战国风物纪行,写物质生活的世态风貌,更写精神生活的诗曲情怀,思辨领悟。下山路上,有小庄应景调戏师哥的“野有死麕”;大梁酒肆,有荆轲一语双关的“长铗归来”,小庄明讥暗讽的“相鼠有皮”和师哥牵起感怀的“鼓钟将将”。所以盖聂能以“积微”之名推测青铜卷轴出处,能低吟“战有九死”冲入弩阵深处;卫庄能以“荷华”之意讥讽恐吓作伪证的侍女,能笑谈“非我也,兵也” 直指墨家选错仇人自欺欺人。鬼谷内部交流起来,更是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探讨剑法、兵法、局势分析时,百家思想不再是单纯信仰,而成了思辩与话术的手段,或起兴或剖析,或参悟或暗讽,或者干脆拿来吐槽。范围驳杂的先秦史话与思想,伴随着纵横二人的成长与经历被强调、被解构,掷地有声,焕发着别样的生机。


**************************************




 为吐槽干杯!


很喜欢捭阖中的吐槽,要为它单独写一节。


感谢捭阖也能兼容我这样的不正经读者。(……)


 


“虽然隔得太远看不清那人的长相,却能由衷地感应到那份纯粹,那份期待。


活像……那个什么,望夫石。”


卫庄初次在风沙中见到盖聂身影时,内心如此吐槽。结合后面的剧情,不知道算不算是(单方面的)心想事成。总之读到这里,我心中一凛,宿命的纵横初见能写成这样,注定了这文不平凡!(揍)


仔细想想,山上的日子虽然平静,但也是清苦而充满压力的,出山的日子又历经波折。生在乱世,除了把相貌生到乡里阿姨见着就想投桃李木瓜,身体锻炼到能追着满山野味跑,内力修炼到不用卧冰也可以融个窟窿来条鱼以外,磨练出足以面对胜负生死的心态和抗压能力,也十分必要。而吐槽功力,退可抒发心胸、自嘲自乐,进可挖坑下绊、怼天怼地,也是绝代剑客抗压能力之一大进阶要点。


 


鬼谷修学时代,拆台与反拆台玩的不亦乐乎的是少年卫庄与鬼谷子。


卫庄带着落魄贵族典型的历史遗留毛病,拆他人的台,筑自己的阁,肆意而嚣张。而师父作为绝代高人,则是能忽悠就忽悠,能反讽就反讽,配合眼神与全套架子,为两个徒弟的话术修习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印象最深的是鬼谷修学第二年,卫庄逮了一对毛色纯白的山鸡,以“陈宝”之说,颇带玩笑地问鬼谷子自己将来是称王还是称霸。而后谈起国之兴衰,又肆意调侃“师父您这又是何苦,师哥要过好久才笑那么一次;周幽王为讨美人一笑,连烽火台都给点上了。这才是天子的气度啊”,气得鬼谷子用梅子砸他。


这不是唯一一次他把自己比作王公把盖聂比作美人。


被提议扮商人引出山贼时,他暗槽“像我这么气度非凡,扮成什么也无法掩饰一身王霸之气”。出山后卫聂两人说到随侯珠,提起帝王之资,他又腹诽“卫某自己就挺好的。”渭水之战,盖聂射下一箭留言“国事为重,后会有期”,他保留箭簇时刻把玩,面对下属疑问,一句颇带戏谑的“非汝之为美,美人之贻,”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


 


可盖聂远远不是美人这么简单。


无论剑法还是布局,盖聂与卫庄,从来势均力敌,睥睨天下。


在吐槽上,如果说出山前的盖聂还因涉世未深,停留在偶出金句的层面上,那么下山后,盖聂的吐槽功力便是一路飞升,率先迈入自然之境,朴素实用,真情实感。


擂台比试时,夏启以大夏子孙自居,他心中一震,“这哪里是大夏的子孙,分明是大夏的祖宗”;荆轲得知丽姬有孕后,喜忧参半,盖聂认真建议他可以去了解一下齐王后鼓励生育的政策,生男儿的,奖励一只鸡,生女儿的,奖励一头小猪。卫庄放狠话“就算内力尽失,我也有不下十种方法置你于死地,你信是不信”,他心中默默反驳“你就算内力仍在也不见得杀得了我”。


 


第二部卫庄与盖聂碰在一起时,简直各种大型连环吐槽现场,在加上白凤赤练这样的后起之秀的插科打诨,那画面太美,我翻来覆去看。


最为喜爱一段,是卫庄内伤,流沙逃亡,盖聂随行这里,各位选手先后用上了“孙庞鬼谷塑料情”这样的历史典故,“匣中妖”这样的民间传说,“这个故事细节前后矛盾”这样的逻辑思辨,“你懂个毛皮”这样的霸道反驳,当然,还有激情四射的“我是来给师弟治伤的”。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闭嘴。”


**************************************




吐槽这里,要单独说说白凤。


实在太喜欢捭阖对白凤的塑造,兼有少年的肆意,杀手的狠戾,天然的聪慧,直白的作风。在卫庄顾及首领形象有所收敛后,白凤接过了流沙传承的大旗,开发出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吐槽风味,还日常怼老板。(小庄掀桌.jpg)


昔时少年卫庄改词“南有乔木”,用“嫫母”“无盐”气哭端木蓉,几多年后风水轮流转,当他用“鸿鹄告诉我的”去套路还是小娃娃的白凤的时候,白凤直接怼他“鸿鹄才不会告诉你呢,你那么丑”,真是笑到胃疼。别人说这句话我是不服的,但作为秦时官设最喜欢人是“倒影中美丽的自己”的白凤,他这么吐槽卫庄,就其实很符合人设么。


捭阖中的白凤有着鸟兽一般天然的直觉和判断。在逃亡途中,赤练还在高度防备盖聂时,白凤早已看出盖聂的无害;在刺秦前夕蓟都戒严时,他又能在细节之中看出太子丹的行事矛盾。这样的白凤,自然也是流沙中最能观察到卫庄对盖聂感情不对劲的一个:


“他声称盖聂不是不能杀,但必要由自己亲手为之,并且要挑个黄道吉日,选个绝对不会被其他人打扰的地点, 最好之前还要斋戒三日,焚香沐浴……白凤怀疑在卫庄从不出差错的脑子里,打一开始就把‘干掉盖聂’和 ‘祭祖’、‘问卜’一类的仪式搞混了。”


这一段槽得很可以,差一点就能联想到“嫁娶”了啊。不愧是在机关城里为了给卫聂天雷地火制造机会,一羽射中端木蓉的美男子。


**************************************




自第二部开始,捭阖的剧情主线都极为严谨,力求人物言行在时代下立得住的真实感。然而倘若角色表演太过完美,从未出错,反而要么高大上到羽化登仙,要么陷入“恐怖谷理论”怪圈。而捭阖中配合剧情出现的腹诽、自嘲、讽刺、疑窦、妄想、笑谈,释放出的皆是“人无完人”的轻松善意,为角色塑造加上了最后一道保险。纵使抱负与能力恍若天人的鬼谷纵横,仍保留着其朴素的“人味”,在适当的时刻与读者拉近距离,同时适度的调整了全文的情绪基调,这也是哨子文风中我最爱的特色。


“你又没见过鬼谷子,怎么知道鬼谷子不抠门?”——卫庄


“军中斗剑,无非各显本事而已,先前将军也没有规定不许在地上滚。”——盖聂


“神农草有四种用法,你知道吗?”——盖聂


“我他娘的不想知道!”——卫庄


 


作为不正经读者,我也真诚回馈作者一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带劲!”


“壮士,奴家觉得你方才笑得好可怕……”——荆轲


**************************************




写在最后




从《捭阖本纪》第一部开始连载到第二部今年完结,已经快要过去八年了。


曾经也思考过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同人。


是萌点笑点出类拔萃,还是福利角度发得优秀,是文史功底深厚,还是剧情一波三折,亦或者肉真香?这种本没有标准答案的事,却能在《捭阖》中看到作者一步一步从各方面做到用心和平衡。这份认真和坚持,又何尝不是对创作者本身的鼓励?


曾经也怀疑过作者是否还能写完它。


毕竟绝大多数追过的坑,无论小说或是漫画,未商业化拖个五年以上的,不是草草收尾,就是至今坑底。而捭阖,经历了智能机还未普及年代的阅读不便,经历了连载论坛关闭的读者流失,经历了贴吧时代的排版混乱,还经历着社交媒体普及、优秀创作者喷涌而出,信息量刷新极快的当下。


能够看到它在高质量稳定的前提下有始有终,真是作为读者最大的幸福。


感谢哨子太太。 @哨子_whistle 


 


还有最早在秦时风月论坛一起追捭阖一连载的姑娘,也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读到捭阖结尾,竟是对故事内外的时间变幻一并起了感慨之意。当年你们在捭阖逐章之下,不为显赫学识,不为吹毛求疵,只求萌点共赏的那些真诚的逐句妙评,至今依稀在目,那也曾是我追文跳坑乐趣的一部分。


祝大家一切安好。


 







评论

热度(937)

  1. 共11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蓝泽 / Powered by LOFTER